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王战院长认为,即在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方面,我们没有严格区分公务员的复杂劳动与社会一般简单劳动的区别,一方面公务员工资水平长期偏低,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名目津贴补贴,造成津贴高于工资,中国工资与津贴倒挂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从"克强指数"到"克强经济学",李克强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远远超过前几任总理。内需不足是2008年(甚至更早)以来,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当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需突然减弱,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拉动内需,但效果并不明显。
"中新社对此进行了报道,这是一个比市场预期都要低得多的底线。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敏锐地抓住了这份电文的关键信息,推出以上述三组数据为基础的衡量中国经济的"克强指数",这一概念被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广为接受。要在及时高效、科学有序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的同时,继续抓好稳增长、推改革、促升级等各项重点工作。2013年,国务院数次召开专门的常务会议,研讨上述问题。(3)重塑政府职能 不轻易刺激经济,通过释放改革红利,促进经济增长,这就需要有一套新的政策组合框架。
但是居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的收益。外界对2014年初的中国经济数据解读为,中国经济复苏并未企稳,甚至可能出现硬着陆的危险。人们会把许多问题与公务员收入分配联想在一起,因此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敏感和复杂。
应当参考劳动力内部市场说。然而,内部劳动力市场则有所不同,失去了对立面的工资具有无限膨胀的欲望和动力,目前一些部门已然失序的公务员津补贴就是一种畸形的工资自我膨胀与增长机制。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由于公务员工资调研制度不健全,还缺少充分证据来说明公务员群体内部收入差距悬殊,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务员群体内部收入早已分化,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一些清水衙门的公务员收入确实不高,不及社会平均工资。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迅速扩大的收入差距成为增长奇迹背后的社会问题。
另一种相反观点认为,虽然公务员的名义工资不高,但公务员灰色收入不可小觑,福利待遇甚是丰厚,还有许许多多老百姓看不清弄不明的各类津贴和补贴,而且公务员在职期间交的社保比企业职工少得多、甚至不交,但退休后的养老金却比企业职工多得多,涨幅也更快。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为0元。
200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规定了公务员工资由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部分构成。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同的公务员工资制定依据是比较平衡原则,2006年的《方案》中也明确要求,建立工资调查制度,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收入水平的调查比较。二是稳中,即中间层的收入水平可以继续保持,也可以适当增加。2008年,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等地先后进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管理,有行政职能的纳入公务员的劳动保障体系,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将参照企业职工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目前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虽然不高,但实际收入不低,并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合理,其实质是用不规范的收入来弥补规范收入的激励机制倒挂,已经形成严重的负向激励效应。但在经历了5至10年的公务员生涯之后,却发现以前在智力和能力等各方面上可能不如自己的同学、朋友,在去了私有部门后获得了数倍乃至数十倍于自身收入之时,就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和对职业发展的负面预期。在已经不再是秘密的公务员收入构成中,大部分是津补贴,而不是工资。应发5833元,实发工资5259元。
在英国,政务官、事务官、各级别的行政人员分别执行不同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标准,同一类型内部的职务晋升和工资提升较为容易,但要突破各自工资类型却十分困难,不同类型之间的公务员的纵向晋升基本是被隔断的,这是英国文官制度的传统与特色。简单计算便知,五年一晋级的年均职务工资涨幅不到2%,两年一晋档的年均级别工资涨幅为2%~3.5%,两者加起来扣除物价后实际年均增长1%~2.5%,远低于近年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7%左右的实际增长率,甚至几乎没有增长。
可以清晰地查到,上文中的那名正科级公务员属于22级2档的非领导职务。经济增速下滑与收入差距扩大,极易对社会心理造成冲击效应。
另一方面,也不能简单把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外公务员收入水平和国内公务员收入分配进行多少和高低之比较。收入主要以工资为主,占到80%~90%,有利于发挥工资的激励效应。以占美国公务员总数85%的一般工资表(GS量表)为例,按照学科与专业又细分为23类不同的工资,并在此基础上,划分15个等级和10个档次。现行公务员系统的工资差距相对而言是比较合理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中国的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3左右上升到2003年的0.479,进而又上升到2008年的0.491,尽管2012和2013年分别微降到0.474和0.473,但仍然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而且在长达11年的时期内持续波动于0.47-0.49的较高区间。第二类是其他工资系统,包括行政首长表、高级公务员的工资表、蓝领工人的联邦工资表,以及行政法规决定的工资表。
为此,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绝非简单的公共部门内部的问题,而是同国家整体收入分配格局乃至行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紧密相关。尽管是一类特定人群的工资收入,但公务员工资也应当符合工资的自然属性。
例如,美国在1962年颁布了《联邦工资法》,统一了联邦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标准。1970年和1978年又先后颁布《联邦工资比较法》和《文官改革法》。
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却大都停滞不前,未能取得预期效果。但无论是哪一类公务员,其工资的供给和需求弹性小于一般劳动力商品,这就决定了公务员作为一类特殊的劳动力,与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区别在于,公务员队伍以职级工资体系为代表的内部劳动力定价机制来取代外部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竞争,任何改革的措施都必须从这一特殊性出发。
从经济增长来说,一个对称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完善的机制,这样才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其余都为津补贴,包括工作津贴3250元,交通补助200元,通信补助130元,提租补贴80元,购房补贴1000元。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不是一个简单的高低、多少的问题。从公务员工资的调整来看,最近的一次是2006年,已有近8年没有调整,而且级别工资涨幅微小,这是导致公务员收入结构不合理的直接原因。
问题是,现行公务员工资水平严重偏低,即使是国家级正职领导人,其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的总和也不超过8000元,按照工资占收入20%的比例,换算成年薪,大约是45万元人民币,即7万美元左右,相当于一名普通的美联邦公务员2004年的全年收入,远低于新加坡、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区领导人的年度薪酬水平(见附表2)。然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和肥水衙门中,公务员收入则成为隐形收入的蓄水池。
由于国内外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基础存在显著差别,只有从规范国内公务员制度设计本身出发,克服内在的体制性问题,新的公共管理政策与措施才有可能起到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李凌:具体来说,首先依据生活资料工资说。
这样也会引起歧义和误解。王战院长认为,即在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方面,我们没有严格区分公务员的复杂劳动与社会一般简单劳动的区别,一方面公务员工资水平长期偏低,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名目津贴补贴,造成津贴高于工资,中国工资与津贴倒挂在全世界独一无二。
在如此严格的制度框架内,公务员工资按其所从事工作的责任大小、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来决定,相对公正客观,有助于培养公务员正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塑造一支崇尚竞争、高效、平等的公务员队伍,官员之间的等级观念淡薄。此外,住房公积金扣款500多元。其中,职务工资主要体现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大小,从国家级正职到办事员共分12个类别,而且领导职务和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对应不同的工资标准(见附表1)。公务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制定与增长机制十分相似,法定的因素占优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因素,公务员工资也应仿照逐年(或隔年)调整。
为什么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以后,公务员收入成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公务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定要和公务员的人事制度改革联动,唯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比较平衡原则,对公务员工资做出全面、规范和准确的指导。
以美国为例,一是公务员的生存环境与激励方式。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李凌博士认为,从任一方面来谈公务员工资应不应该涨都可能带有片面性或局限性。
我们刚刚完成的《以三公经费改革为契机,有效推动公务员工资改革联动突破新方案与新政策》研究报告,主要是提出以三公经费改革为契机,有效推动公务员工资改革联动突破,重点提出公务员工资改革与三公经费改革的联动机制与突破方案,借助压缩三公经费之际,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群体的收入来源和分配秩序,同时又增强公务员队伍激励机制,为提高行政效率、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奠定前提和基础条件。一说给公务员涨工资就容易引起大家的反应和敏感。